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近年来,北京市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在花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对生态文化的认识、探索与保护生态的理念推广到更多的人群。
在全国生态日前夕,一场别开生面的“律动·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沉浸之旅——小龙门植物群落青少年科考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下称“北京森林站”)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宣传中心、北京森林站、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下称“大兴一中”)共同合作。活动以宣传生态文化、让青少年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为核心,为20位即将升入初二的学生量身定制科研探索项目。
本次青少年科考活动依据北京森林站本身的研究特色,设置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物群落调查、凋落物现存量与季节动态的比较、林下更新探究三个方向的研究主题,由参与的学生们自主选择目标方向。三个研究主题都安排了深入森林样地,与科学家同一块观测场、同一种科研路径的方式,采用真正的野外作业与大量的资料阅读的方式来进行科学研究。二天一夜的活动设置,让学生们直呼“累”、“烧脑”、“充实”、“有收获”。
拥抱自然,一次沉浸式科考之旅
本次科研项目的设计者王杨博士与白帆博士表示:“这次青少年科考项目的设计是‘真把式’。”野外活动虽然只是8月12日、13日两天,项目设计却是从5月就开始了。在到达北京森林站实践之前,两位博士给学生们提供了60余篇20多万字的学习资料,既包括相关论文,也包括研究方法,还有我国多个森林站已发表的常年观测数据。“给孩子们的资料虽然多,但这种开放的、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本身也是科学探索的一部分。”白帆博士对于学生们的潜力非常有信心。
对于本次青少年科考活动,大兴一中的校领导与家长们都高度重视。带队校长武强介绍:“本次活动从和家长沟通以来,初一年级有100多名同学报名,可见家长们对于这种高水准的,适合学生参加,同时又有工作在一线的科学家亲自指导的生态文化项目非常认可。”
活动安排的环节极其紧密,3次室内的集中学习,8个小时的森林站综合观测场的实地作业让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第一次进入林区,他们就发现了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穿行林间,孩子们当一次“科学家”
深入森林的道路可不是公园里平整的观光线路,头顶有胡蜂,脚下路况复杂,深一脚浅一脚的穿行在密林中给了学生们一个切身的第一印象:科研是艰苦的。
等到了他们要进行植物调查以及凋落物收集的作业区,60多度的陡坡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科研的不容易。然而,面对这些困难,学生们的表现让所有老师都暗暗点头,弓着腰,手脚并用的爬坡,测量、收集,抱着记录表一项一项地认真做记录,林间除了讨论物种的声音,就是随时响起的呼唤王博士、白博士寻求指导的声音。
▲穿行在林间的小路
▲在综合观测场实地作业
▲观察凋落物框中的森林凋落物
回到室内,学生们还要分拣林下凋落物,既要分拣此次亲手从森林中带回来的凋落物样本,也要分拣7月份整月收集起来的凋落物框中的样本,这让学生们对于科研有了第二个感受:科学是大量的重复。
探索发现,埋下一颗热爱自然的种子
除了动手作业,动脑的过程同样紧密穿插在项目的设计当中。现场分析相关论文,分组讨论与个人发言交替进行,持续2个多小时的密集学习,让学生们有了第三个感受:科学需要不停的深入思考。
在讨论中,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的地球在变暖吗?”“碳是如何在森林中循环的?”“树木会永生吗?”“树木在什么环境下寿命会更长?”“树木如何进行演替和更新呢?”“树木对于气候的作用会是什么呢?”一个个问题就像一条条思考的触手,带着学生们将目光从教室投向了更广阔的空间、更纵深的时间、更综合性的问题。
▲学生们在分小组讨论中
通过实地作业与集中授课,每个学生都选定了自己要研究的方向,在8月内,他们将继续完成自己的科考报告,将得到的知识和体会凝结成文字记录下来。本次科考项目已然成为孩子们学习科学家精神、应用探究型学习的新的开始。
依托首都丰富的各类公园景区资源、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园林绿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精髓、精神标识和时代价值,北京每年举办各类生态文化活动超过2000场,引导百万以上市民走进森林。北京正在进行的花园城市建设,不仅仅是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更是要将对生态文化的挖掘、探索和传承推广到更多的人群。本次由政府、科研机构、学校进行的跨界合作,在自然中接受教育,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精神的向往,正是对于生态文化传播走向深入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