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新闻公告
北京森林站“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前沿论坛”(10月9日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丁香楼报告厅)
作者: 北京森林站 更新时间: 2025-10-21

中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森林生态系统监测前沿论坛


时间:2025年10月9日 9:00-12:15      

地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丁香楼报告厅

报告日程:

报告人简介:

聂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长期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 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 Global Change Biology、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报》等期刊副主编或编委。


姚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分子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主要聚焦于利用环境DNA方法解析生物多样性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动物分子食性分析和食物网关系研究。迄今发表SCI论文40余篇,近5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Current Biology,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期刊。现任Environmental DNA国际期刊副主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王焓,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兴趣集中在植物功能对环境的响应与适应、基于生态演化最优性的植被模型研发,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开发了普适性植被生产力模型Pmodel,被欧洲太空局全球准实时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监测项目选为依托模型。累计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 Plants, Science Advance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高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与技术创新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土壤微生物监测网负责人,真菌组与生态功能课题组长,国家优青获得者(2023),入选中科院引才计划、获得择优支持。主要从事微生物组功能与互作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tations (3篇), New Phytologist (5篇), PNAS, ISME J 等,包括高被引论文4篇,40多篇文章总引用3800余次,H指数28。应邀担任PNAS客座编委,mSystems、npj B&M, Mycology、Mycorrhiza、生物多样性、菌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期刊编委。任国际真菌学会SMMO、北京生态学会理事、北京生物多样性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菌物学会菌物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菌物学会菌根与内生真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bjf@cern.ac.cn TEL:010-62836957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