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研究所与百花山保护区管理处开展座谈
会前,管理处工作人员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展厅,详细介绍了百花山的地质形成、植被垂直带谱分布、生物多样性概况、特色动植物资源,以及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与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成果。
参观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展厅
座谈会上,王铭先副主任首先介绍了保护区管理处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及近年来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工作成效。赵长征处长回顾了植物研究所的历史沿革、科研平台建设及代表性科技成果,刘玲莉站长围绕“以长期生态监测与科学创新,共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做主题报告,全面阐述了北京森林站在生态监测、科研创新与服务区域发展方面的进展与规划。

植物研究所和北京森林站主题报告
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创新交流合作模式、健全合作共享机制、提升北京森林站示范服务能力和保护区保护成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刘振杰书记指出,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保护的保障,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只有不断加强保护区在生态监测、科学研究和成效评估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才能实现高水平、可持续的保护成效。他强调,保护区管理处和北京森林站同处门头沟区清水镇,具备天然的合作优势,应加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共通、课题共研、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的合作机制,以科技赋能推动保护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杨永峰副书记代表植物研究所对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及小龙门管理站对北京森林站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强调,北京森林站的科研人员也是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保护区管理处和北京森林站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前者是生态保护的主阵地,后者是科学研究的前沿机构,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践行者。深化双方交流合作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将提升百花山地区在气候变化响应与生态恢复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保护区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未来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深入开展交流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