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新闻公告
北京森林站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开展面向大众科普活动
作者: 北京森林站 更新时间: 2024-05-30

2024518日,北京森林站面向社会大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森林生态科普活动,成为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期间在野外台站进行科学传播的一大亮点。北京森林站以京西大山深处有个自然王国?听说那里还能体验森林生态科学!为主题,围绕“东灵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观察与植物识别”、“北京森林站科研样地参观与监测知识讲解”和“学习调查森林中植物的生长、更新和死亡”,向30多位中小学亲子家庭提供了森林生态科普服务。



上午10:30,参加公众科学日的成员以家庭为单位自驾来到北京森林站。执行站长王杨博士代表北京森林站向到站参加公众科学日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在会议室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北京森林站的概况以及本次公众科学日的活动安排,着重强调了本次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随后白帆和王顺忠两位博士带领大家向科学实验区进发,森林探秘活动正式开始。在东灵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观察与植物识别部分,白帆博士向大家介绍了北京森林站的代表性植物辽东栎和五角枫等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沿途讲解了当季的开花植物土庄绣线菊和铃兰等的识别特点和科普趣闻,让大家对植物的形态学、系统分类学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分层结构和乔灌草植物组成有了基本的了解。



 

短暂森林野餐后,大家就如何将科学研究融入公众科普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认为让科学拥抱公众,公众参与科学是今后开展科普工作的努力方向。在科研样地参观与监测知识讲解部分,大家走进综合观测场和气象站,了解了北京森林站“水分、土壤、大气、生物” 四个方面监测的工作流程、监测原理和科学意义,并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亲手测定了树木胸径和树高等重要的生物监测指标。



在学习调查森林中植物的生长、更新和死亡部分,大家了解了森林中的树木如何从种子发育成幼苗,再成长为幼树、成树以及死亡的全过程。活动中大家提出了“树木会永生吗?”、“树木在什么环境下寿命会更长?“、“我们看到的树大概有多少岁?”等问题,通过互动的方式大家了解了树木的更新、生长和死亡在维持这片美丽森林中的重要作用。在动手操作环节,王顺忠博士带领大小朋友们用不同粗细度的砂纸对树木年轮样品进行了打磨,引导大家观察大自然在树木年轮中留下的痕迹,探讨如何从现象通过数学走向科学,大家发现科学原来离自己这么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把科学的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底。



充实的一天结束了,大家安全回程后,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即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也了解了野外台站的基本情况和科研工作者们的野外工作,对身心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期待下次在北京森林站的相聚。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bjf@cern.ac.cn TEL:010-62836957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